國民黨一代不如一代
台灣步上民主化道路後,國民黨產生過兩位民選總統,李登輝與馬英九。他們的民間威望不同,但權力基礎相當,他們都兼任黨主席,所屬政黨都在國會掌握多數席次,這個黨的黨庫規模是世界第一,皆可謂集黨政金大權於一身。但是他們在操持國政的態度與做法上,有非常顯著的不同,雖然時代愈來愈進步,但台灣的總統一代不如一代,國民黨的主席一代不如一代,甚至國民黨立院幹部也一代不如一代。總合起來,台灣今天在政經治理與人權指標上的退步,其原因很難迴避這一塊的討論,未來歷史必然也會做出記載與評注。
作為一個大權在握的總統,若外部監督力量不足,內部控管機制不明,很容易濫權,很容易腐敗,但是否越過政治倫理與法律規範的紅線?個人絕對有基本的素養要求,以及可以也必須努力的空間。這個部分,也正是外界檢驗國家領導人是否適格的重點所在。
首先是黨主席與立院黨團的關係。一九九八年,農地是否開放自由買賣政策引發了農發條例修法的爭議,當時,農委會主委彭作奎與老農派立委高度對峙,當時的老農派立委地方勢力與選票壓力皆極為龐大,積極為取消分割面積限制及准許興建農舍等主張請命,為此,國民黨召開立法、行政部門研討會進行整合,李登輝不但親自前往參加,與南部立委就「農地農用」原則反覆交鋒,最後為了懇求立委同志同意,居然說出「我可以跪下來求大家」的話,造成極大震撼。
這種場景,是十五年前的事,依據民主發展的演進,現在的黨主席應該姿態更柔軟、更勤於溝通才對,但是比較馬英九重大政務幾乎一律「我說了算」,比較國民黨立委與幹部對馬中央一聲令下的普遍噤聲,國人可以做個客觀的品評。
其次是,一黨獨大政黨的主席其與在野黨的關係。昨天,檢察總長黃世銘在國會備詢時,「供」出了更多駭人的情節。包括八月三十一日他主動向馬英九報告監聽所得,馬英九在九月一日又找他去商談關說到底能否構成。以上涉嫌越級報告、洩密、總統介入司法個案等等重大醜聞,源自於特偵組對在野黨黨鞭的長期監聽,事後並將截獲的國會議長與黨內政敵的監聽內容進行不當使用,這種「一石二鳥」的作為,以及馬英九宣稱如果未有不法就不必怕監聽的反動談話,對照他在二○○八年就職演說中的保證不再有非法監聽,大家又該如何看待?
反之,李登輝時期呢?為什麼十二年間,與國民黨處於競爭狀態的民進黨會創造出「李登輝情結」這個新聞詞彙?何以政黨立場不同,在推動民主改革的進程中,朝野可以就諸多議題共同合作?理應條件更好的馬英九,這些年對整合國內共識、化解對立歧見,成效又如何?元首高度與視如寇讎,哪個形容詞對馬先生較貼切?檢察體系對國內公民濫權掛線監聽導致的人權侵犯,當權者甚至公然肆無忌憚加以運用,更是哪一時期比較恐怖?
最後必須尋求答案,為什麼馬英九執政會造成這種大家都不樂見的結果?為什麼這種不好的結果似乎看不到改善的可能?是國民黨黨員與支持者的寵溺?是國民黨立委的縱容?是選舉罷免制度導致民選獨裁者容易產生?如果這是國民黨的結構造成的,那當今所有順服黨國圈養結構的國民黨中生代,將來都別妄想可以切割。如果這是威權時代的法制殘留未改,而且透過修法更形加碼,公民必須找國會算帳、解套。由諸多民調看來,人民對現狀的不滿是明顯且高調的,剩下待解的就是:如何行動?而這些行動又是有效的?這點,再怎麼說,反對黨都沒有理由不擔、或扛不起責任。【 102.9.26/自由時報/自由評論 】
台灣步上民主化道路後,國民黨產生過兩位民選總統,李登輝與馬英九。他們的民間威望不同,但權力基礎相當,他們都兼任黨主席,所屬政黨都在國會掌握多數席次,這個黨的黨庫規模是世界第一,皆可謂集黨政金大權於一身。但是他們在操持國政的態度與做法上,有非常顯著的不同,雖然時代愈來愈進步,但台灣的總統一代不如一代,國民黨的主席一代不如一代,甚至國民黨立院幹部也一代不如一代。總合起來,台灣今天在政經治理與人權指標上的退步,其原因很難迴避這一塊的討論,未來歷史必然也會做出記載與評注。
作為一個大權在握的總統,若外部監督力量不足,內部控管機制不明,很容易濫權,很容易腐敗,但是否越過政治倫理與法律規範的紅線?個人絕對有基本的素養要求,以及可以也必須努力的空間。這個部分,也正是外界檢驗國家領導人是否適格的重點所在。
首先是黨主席與立院黨團的關係。一九九八年,農地是否開放自由買賣政策引發了農發條例修法的爭議,當時,農委會主委彭作奎與老農派立委高度對峙,當時的老農派立委地方勢力與選票壓力皆極為龐大,積極為取消分割面積限制及准許興建農舍等主張請命,為此,國民黨召開立法、行政部門研討會進行整合,李登輝不但親自前往參加,與南部立委就「農地農用」原則反覆交鋒,最後為了懇求立委同志同意,居然說出「我可以跪下來求大家」的話,造成極大震撼。
這種場景,是十五年前的事,依據民主發展的演進,現在的黨主席應該姿態更柔軟、更勤於溝通才對,但是比較馬英九重大政務幾乎一律「我說了算」,比較國民黨立委與幹部對馬中央一聲令下的普遍噤聲,國人可以做個客觀的品評。
其次是,一黨獨大政黨的主席其與在野黨的關係。昨天,檢察總長黃世銘在國會備詢時,「供」出了更多駭人的情節。包括八月三十一日他主動向馬英九報告監聽所得,馬英九在九月一日又找他去商談關說到底能否構成。以上涉嫌越級報告、洩密、總統介入司法個案等等重大醜聞,源自於特偵組對在野黨黨鞭的長期監聽,事後並將截獲的國會議長與黨內政敵的監聽內容進行不當使用,這種「一石二鳥」的作為,以及馬英九宣稱如果未有不法就不必怕監聽的反動談話,對照他在二○○八年就職演說中的保證不再有非法監聽,大家又該如何看待?
反之,李登輝時期呢?為什麼十二年間,與國民黨處於競爭狀態的民進黨會創造出「李登輝情結」這個新聞詞彙?何以政黨立場不同,在推動民主改革的進程中,朝野可以就諸多議題共同合作?理應條件更好的馬英九,這些年對整合國內共識、化解對立歧見,成效又如何?元首高度與視如寇讎,哪個形容詞對馬先生較貼切?檢察體系對國內公民濫權掛線監聽導致的人權侵犯,當權者甚至公然肆無忌憚加以運用,更是哪一時期比較恐怖?
最後必須尋求答案,為什麼馬英九執政會造成這種大家都不樂見的結果?為什麼這種不好的結果似乎看不到改善的可能?是國民黨黨員與支持者的寵溺?是國民黨立委的縱容?是選舉罷免制度導致民選獨裁者容易產生?如果這是國民黨的結構造成的,那當今所有順服黨國圈養結構的國民黨中生代,將來都別妄想可以切割。如果這是威權時代的法制殘留未改,而且透過修法更形加碼,公民必須找國會算帳、解套。由諸多民調看來,人民對現狀的不滿是明顯且高調的,剩下待解的就是:如何行動?而這些行動又是有效的?這點,再怎麼說,反對黨都沒有理由不擔、或扛不起責任。【 102.9.26/自由時報/自由評論 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