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

馬違法違憲 讓民主退回威權

馬違法違憲 讓民主退回威權
 


司改會董事長瞿海源

記者黃以敬/專訪

立法院院長遭監聽涉及關說疑案,不僅引發國民黨政爭,更引發總統涉及違法亂憲的爭議,總統民調直直落,更有民眾將上街頭圍馬、罵馬;司法改革基金會董事長、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瞿海源語重心長地指出,馬英九總統只有小聰明、卻無大智慧,以一人判認就去定罪、又以黨政不分的手法去作處理,破壞法治、憲政體制,作了最不好的民主示範,也讓台灣民主倒退到傳統國民黨威權時代,台灣要談民主發展,是讓人悲觀的。

特偵組 淪總統政爭整肅工具

問:司改會對王金平院長涉及關說有所批判,但也呼籲廢除特偵組,對比馬總統所謂大是大非,司改會如何解讀此事件?

瞿海源答:社會應該很清楚其中是有兩種是非。司改會去監察院檢舉,主要有兩訴求,一是關說案一定要徹查,沒人說關說是對的,但這可啟動法律程序調查處理,例如送國會紀律委員會、法務部檢評會、監察院調查。

可惜的是,檢察總長黃世銘卻是先急著「向總統報告 」,九月六日甚至開記者會,卻遲遲迄今還沒將案件真正送到檢評會及監察院調查,因此引發外界質疑,特偵組有如大明王朝的「東廠」,淪為總統政爭整肅的工具。也因此,司改會向監察院檢舉黃世銘及特偵組違法監聽、濫權越級,呼籲廢除特偵組,讓政務官涉法問題回到既有法律程序處理。

第二層面則是這事件又有總統違法違憲的更嚴重問題。馬總統是在關說疑案還沒經司法調查定案就片面認定違法關說,親自跳出來作處分,且是以總統與黨主席身分輪流使用,就涉及違法違憲。

又如檢察總長直接見總統,這就違反憲政體制, 他不是總統幕僚,中間還有法務部或行政院長,雖辯稱是根據憲法第四十四條要讓總統了解行政案件,但不要以為大家是傻子,第四十四條是五院間有衝突時,總統出面協調,關說案不是五院衝突,這不僅是將關說刑事案件錯當行政案件,且是拿偵查中資料見總統,總統及總長都違反偵查不公開規範。

問:馬總統還不願面對違法違憲問題,透過媒體也只說是處理關說案,甚至把外界質疑及國會抗議影射為包庇關說?

馬非法官 不能片面裁定關說

答:沒人反對處理關說案,但要釐清,馬總統所謂「關說案」根本還沒調查定案。目前是特偵組找到一些證據、監聽到兩人對話可能涉及關說,這應送檢察官評鑑委員會、立院紀律委員會或監察院調查,才能確定是否違法關說,總統不是法官,不能聽到一段錄音、看到片面調查資料就裁定是關說,自己取代了檢評會、立法院及監察院。所以外界把他喻為大明王朝專權皇帝。

馬總統又採「偏方」,跳過行政、司法體系,而以國民黨黨主席身分去指揮國民黨體系撤銷王金平黨籍、要幹掉立院院長職權,所以讓人認定是國民黨政爭、黨爭。

這顯示馬總統只是有「小聰明」、卻沒「大智慧 」,抓到還沒成形的小東西,就急著用粗糙手法去大張旗鼓整肅,反而捅出大問題。

他還有另一政治個性缺陷,聽不進去外界不同意見,從ECFA簽署、兩岸服貿協議、核四續建、反媒體壟斷等諸多政策爭議,可看出馬早有自己既定立場,聽不進外界意見,所謂溝通,就只是要「說服」不同意見者。

皇帝也有不同,唐太宗廣納諍言,所以被稱明君,大明王朝崇禎皇帝剛愎自負,最後只能走向昏庸亡國。

問:馬王事件也引發各界要求改革司法、改革國會的聲浪,總統不面對自己涉法問題,後續修法改革可期待嗎?

答:馬王事件,揭露了許多司法、憲政、黨政不分的問題,唯二較讓人樂見的,一是陰錯陽差,立法院長王金平被排擠在國民黨五人小組之外,也許真可讓立法院院長不再受國民黨控制,回到中立,去行使不同黨派的協調職責。另一則是台北地院三位女法官裁准王金平假處分案,終於讓人看到有「法院不是國民黨開的」。

但談及後續,司改會雖也主張改革,但我對政府改革不抱太大期望。因為,馬英九從政以來,就算選舉政見有提司改,但他沒誠意、太被動,甚至司改會推動許多改革,最後最大困難就是馬英九。

這次更諷刺,他打著司法大旗,說要改革,但所說所作根本不尊重司法獨立,把自己當成司法的化身及裁判。對於國民黨考紀會也直接指導,更無視立法院自律機制。我很難相信,拿著特偵組違法監聽資料去作政治整肅的總統,會有心去檢討廢除特偵組等改革,人民恐怕要失望了。

問:如何看朝野協商及國會關說文化等改革?

答:改革是有必要,但我也要提醒,後續須更小心,要避免執政者或國民黨打著改革國會關說的大旗,讓修法成為一黨之私、一己之私的工具。

例如近期提出立院協商要透明化,最後還是投票表決。政黨協商透明化看似很好,我很認同這可讓民眾更了解各黨主張,及討論折衝過程。但如果凡事又回到只有投票表決的傳統老路,等於是讓國民黨又可一黨獨大掌握立院,小黨好的理念、政策建言恐都沒有生存空間了。

只要投票表決,難免出現國民黨多數暴力問題,所以朝野協商機制才出現,這可是對一黨獨大的調整平衡;我贊成協商透明化,但不可取消,免得又回到國民黨主控立法權的獨大缺失。

馬說民調只是參考 昨是今非

而所謂立委關說,由來已久,顯示目前遊說法等法令還是不夠完善,應有更清楚的法律調查程序及界定。但馬總統引發政爭爭議,說要改革國會,人民擔心這會又成整肅政敵的另一藉口,缺乏公信。

國會自律修法恐也會引發疑慮。諸如廢除特偵組、國會關說規範等重大議題,也許可參考美國的總統委員會或英國皇室委員會,對於社會重大案件,總統府廣受各界推薦專家學者,組特殊委員會去作大規模調查研究,提出更可讓民眾信任的改革構想。

問:總統民調低落,九二九又有民眾要圍馬、罵馬,民間瀰漫對政府不信任及不滿的氛圍,這是民主發展的警訊?

答:回顧比對到馬總統先前在大選時高喊「民調十八%的總統應該自動下台」的歷史畫面,如今馬英九總統民調跌落谷底、不到十%,執政者卻說「民調只是參考」,確實讓人有昨是今非的感覺。

民調數據確實會經常改變,未必能作政策唯一依據,但如果民調顯示大多數民眾是相當不滿的,執政者就應該去了解民眾不滿在哪裡,不能視若無睹。動輒十萬、二十萬民眾上街頭,馬總統卻似乎總是麻木無感。

儘管台灣解嚴已數十年,但目前整個執政體系高官,大多還是接受國民黨黨國教育成長的,許多傳統威權思維還在。洪仲丘事件及大埔事件都有威權陰影,人民權益被踐踏,而馬總統處理服貿協議、王金平案件,也都是重回黨國不分的威權手法。蔣經國晚期,容許民進黨創立,最後促使台灣解嚴,總統可民選,但國民黨這次二度執政,又把台灣帶回比蔣經國更早期的傳統威權老路。

馬總統還要執政兩年,我對台灣的民主發展其實是悲觀的,但畢竟民主還是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,不能信任馬總統,那就只能期待民眾發揮更大的力量去促使民主改革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