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親子會客室〉親子遊 樂成長
|
圖/陳佳蕙 |
|
圖/陳佳蕙 |
不要把自己當成無敵鐵金剛,所有事情一肩扛,信任孩子的能力,把他當做夥伴,一起探索、分享旅遊心得、樂趣……
〈出國自助遊〉和兒子分工
玩得更開心
文/微微
總覺得應該帶兒子出國旅遊拓展視野,但老公無法陪同,就我和要升國三的兒子兩個人去自助旅行。
在完全陌生的北京街頭、頂著豔陽、背著重重的背包、拿著地圖認路、奔波。晚上還要挑燈夜戰,查旅遊資料。事先雖然已經做了許多功課,但是北京一直在蛻變,公車號碼改了、發車地點、時間一再變更。我忙得焦頭爛額時,兒子在一旁沒事一樣,甚而還拿出i-pad優閒地玩起來。
忍不住懷疑自己,幹嘛沒事找事?帶兒子出來玩,出錢、出力、侍候少爺,把自己整得半死?
第三天走進地鐵站,兒子看到地鐵快開了,催促我快點上車,多日累積的不悅一起發作:「你知道要坐哪個方向?要到哪一站嗎?」他當然不知道,我也不知道。處理好了、上了車,冷靜下來,接下來12天旅程怎麼辦?氣死?累死?
事情不能再這樣,該和兒子好好討論解決之道。
開宗明義,先說清楚兩個人一起出來玩,要分工合作,有共識後再討論、規畫後續行程和他可以分攤的工作。兒子可以蒐集景點的資訊,對數字敏感、記憶力好,還可以負責記地鐵、公車路線,加上比媽媽有力,多揹些隨身用品,省得我累了會鬧情緒。
兒子分攤一些工作後,我的怨言銳減,有餘力享受旅遊的樂趣,也發現眼前這個青少年認真負責,會把所見所聞和教科書裡的中國史地做比較、印證,甚而還嗅到他對自己有能力分攤一些工作的驕傲。
不要把自己當成無敵鐵金剛,所有事情一肩扛,信任孩子的能力,把他當做夥伴,一起探索、分享旅遊心得、樂趣。
從「帶兒子去旅遊」轉變成「和兒子一起旅遊」,我們兩個都收穫良多。人生旅程似乎也應該比照辦理。
〈單車鐵馬行〉汗水與鐵馬
交織夏日回憶
文/趙文德
今年暑假,兩個小犬分別升上國二與小六,平日只騎鐵馬在住家附近繞繞的我們,決定來一趟見證成長的單車鐵馬行,共同典藏屬於今年的專屬回憶!
在規畫初期,先討論每日行車路線與距離,考量家裡的腳踏車非專業車種,不宜貿然長途行進,而且騎車只是過程,重點還是在旅遊與放鬆身心,所以買了苗栗和台中的地圖。第一天從後龍出發,晚上夜宿三義;第二天從三義直奔台中火車站的商圈;第三天從台中到沙鹿,再搭火車回後龍。這是孩子第一次看長程的地圖,學會方向辨認及尋找指標,在規畫與實際出遊中,建構學習的經驗。
經驗主義中提到,當學習跨越「撞牆期」後所得到的成功,稱為「高峰經驗」,亦即經過努力所獲得的成就,有助於提升自信與動機,並能將成功的經驗類推到別的事物。平日我們騎腳踏車的路線,僅在住家旁繞繞,遇到稍陡的斜坡,往往望之卻步!經過三天的鐵馬行,孩子都說,以後沒有什麼陡坡需要害怕,下次還要挑戰其他縣市,看到孩子的自信,就是最大的成就!
從後龍到三義,坡度上上下下,我跟小朋友說:「知道苗栗為什麼叫『山城』了吧!」第二天早上,小兒冒出一句話:「人生就像騎腳踏車,有上坡也有下坡,有順境也有逆境!」這種話平常只會在作文中出現,想不到出門騎騎腳踏車,還能內化小朋友的人生哲學,真是意外的收穫!原來在小朋友的小腦袋中也產生不少「化學變化」。
在規畫行程中,才知道台鐵有「雙鐵」服務,就是人和「鐵馬」都可以上火車,這是遇到行程變更的難題時,意外獲得的知識。當「鐵馬」在三義故障時,讓小朋友知道如何確定尋求支援,再搭配幾句不太「輪轉」的客家話,透過共同解決問題的實境演練,培養小朋友「生存的能力」,這可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哦!
三天兩夜的旅途,我們選擇平價的路邊攤或在地小吃,再加上零食解解饞,住的部分也選擇一般的旅店,雖然不是高檔飯店或華麗民宿,但我們卻很滿足,因為有難得的共同經驗和滿滿回憶,早已超脫物質享受的層次。
婚姻專家常說:「結婚需要一股衝動!」其實不只是結婚,「鐵馬行」也需要衝動,因為要面對許多的「未知」,如天候、路況、車況、體力、環境等等,都有可能是放棄的原因之一!
這次的旅程,感謝全家一起「衝動」,才能圓滿完成!親愛的朋友們,小朋友的成長只有一次,當你有想圓夢的衝動時,就放手一搏吧!
你是否與孩子交織屬於全家的「夏日回憶」?親子關係就像「橡皮筋」一樣,有時鬆,有時緊,才不會彈性疲乏哦!牽起孩子的手,出去走走吧!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